近期几起关于知名家族(企业)传承无序或失败的案例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传承规划与安排涉及家族、家族企业(经营性资产)及家族财富(非经营性资产)三个方面,对于家族而言是代际领导者的确立,对于财富而言是如何进行分配承继或归集管理,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是所有权结构的规划与安排,更是权杖的交接,此外实际上还有一个家族文化相续的大课题。
无序传承下面对的往往是无法承受的悲与痛
展开剩余90%近年处理了多起境内外企业家传承缺失下的家族内部纷争个案,部分个案通过诉讼解决了,也有部分个案在各方努力之下找到了“第三条路”和解了。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解决,都对家族内部情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父(母)子(女)反目,兄(姐)弟(妹)成仇,甚至祖孙冲突,更为可怕的是对家族(企业)的当下与未来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多企业难以为继、分家了事或清盘出局。
再看近些年来被网络热议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重要股东或知名企业家的传承个案,发现超过60%存在传承规划与安排不同程度缺失的情形,虽有若干起通过家族智慧与能力度过传承危机的个案,但引发传承冲突的比例更大。典型个案大家都很清楚,今天依然在被关注或被炒作,出于对企业家及家族的尊重就不一一列举了。
作为专业人士,不仅看到了规划缺失下的人间百态,更看到了家族(企业)面对的多元困局及生死挑战。每次服务都会切身感受到其中深深的痛处与万般的遗憾,总会觉得本不该如此,唏嘘不已!唯有奋力而为,但很多时候面对各种因爱而生的强烈执着却只能是颇多无奈。
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拥有巨大财富及资源能力的企业家竟然未做传承规划与安排,甚至连最基础的遗嘱都缺失?其中关键原因是什么?又应当如何解决呢?
企业家对传承规划与安排存在多重认知障碍
从实践来看,规划与安排缺失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多种原因交织的,很多时候是多因一果的。过于自信、选择逃避、民间避讳、构想宏大是其中首先应当关注的几个核心原因。
过于自信
自信是成功企业家必备的基本素养,无论走过的路多么起伏跌宕,都证明了家族(企业)领导者的能力。成功企业家的自信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自信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
但是,过往持续成功的经历往往会让相当比例的企业家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了,往往会认为自己充满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谓是英明神武。不仅如此,企业家对自己家族成员的情感与品格、理性与智慧、能力与格局也过于自信了。再加上对于自己身体的自信,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
所以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家会认为没有必要过早进行传承规划和安排,笔者律师团队遇到多位企业家已经超过70岁了,但很惊讶地发现他们依然认为这个时候做传承规划与安排早了。
选择逃避
每个人都受制于个体认知、性格禀赋、自身情感、区域文化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家族传承规划与安排中,不仅会涉及家族基业长青及家族愿景实现的现实可能性,更会触碰到情感、亲疏、偏好、性别、年龄、禀赋、能力、条件及环境等复杂影响因素,尤其在血缘结构复杂的家庭中,还会涉及众所周知的复杂家庭关系问题。
传承规划与安排必然会触碰到核心且敏感的家族问题,情感冲突、利益冲突及文化冲突之大不难想象,很多时候是一个想起来就头痛、安排起来就冲突的局面。立场摇摆、内心挣扎且选择困难,此时企业家无奈延后或者选择逃避是传承规划与安排缺失的重要原因。
有人认为当代企业家对于传承规划与安排“集体逃避”,这肯定是夸大的,笔者律师团队看到了部分企业家对传承规划及安排的探索、努力与成效,但的确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家对此确实是无为的。
民间避讳
传承规划与安排,本应是生前安排为主,身后安排为辅的,但对于部分企业家而言只认为是身后事的安排,而且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家认为谈论和安排身后事是晦气的、不吉利的且犯忌讳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问题。
笔者律师团队会发现,有的企业家即使身体不好或重病相当长的时间,也完全有时间和条件进行必要的规划与安排,但结果恰恰相反,最后甚至连遗嘱都没有订立,民间忌讳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而此时,后代家族成员虽然有必要的认知,但也会认为提及此事是一种“大不孝”“大不敬”或影响长辈家族成员的情绪,不敢或不愿提及,最后的结果只能听天由命,无可奈何。
构想宏大
企业家的愿力是很强大的,这是其能够成功的关键,企业家对于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系统传承充满期待。部分企业家可能意识到了传承规划与安排的重要性,甚至认知程度很高,动辄从家族宪法的制定、家族办公室的构建出发,期待一上手就能系统解决家族(企业)保护、管理与传承的所有问题。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宏大构想是不是最迫切的?家族内部有没有这样的共识?家族是否具备相应的基础和前提?最适合的路线图或次第是什么?
事实证明,将企业家的意愿转化为家族共同的意愿是很难的,很多家族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共识能力,且对外也不愿意寻求相应的专业支持,所以更多是在宏大构想之下的徘徊与挣扎。
家族内部的反对意见一定不是以“不同意”的形式表达的,而是以各种形式的不表态呈现的。笔者律师团队遇到过多起类似的情形,家族讨论传承规划很多年,目标框架宏大,意见无法达成一致,若干年下来什么也启动不了,落地不了,而此时却发生了传承事件,结果可想而知。
找到真正的起点很重要,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企业家传承与规划常常存在诸多局限及影响
除了上述四点核心原因以外,路径受限、工具受限、意外事件及规划失当也是导致传承规划与安排缺失或无效的重要原因。
路径受限
基于复杂的原因,企业家能够信任的人本就不多,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企业家往往会觉得值得信任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决策依赖的仅仅是少数几个只能提供情绪价值的身边人的建议。其身边人又未必具备传承规划的认知,或者因为话题敏感及立场问题,很难就传承规划与安排向企业家提出有效的建议,更谈不上提供解决方案了。
同时,很多企业家认为传承规划与安排需要非常注重隐私,只能依赖身边信任的人协助完成,而身边人或身边的专业人士又未必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所以很多时候看到的所谓传承规划是失效的,出现该分的没有分、该合的没有合、该生前安排的却身后安排了等各种情形,甚至时常会出现遗嘱安排无效的局面,可谓遗憾。
笔者律师团队经常会听到企业家说自己的传承规划与安排已经做好了,但最后却一地鸡毛,该做的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
工具受限
以“坚固与柔软”战胜“时间与人性”,在时间和范围上扩大人们的影响,以确定性管理不确定性,这既是家族财富管理,也是家族传承的基础逻辑,而只有依托家族信托、家族基金会、家族控股公司等结构性法律工具才能实现这些逻辑。
家族(企业)传承是多样的,多子女复杂家庭关系有复杂的难,独生子女简单家庭关系有简单的难,无论是复杂或简单,通过结构性法律工具进行传承是必然的选择,这不仅已被境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也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成果佐证。
很多企业家基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对于上述结构性工具是没有基础认知和理解的,更谈不上选择和运用了。通过结构性工具简单安排就可以周到实现的传承诉求,用传统工具却极难实现。
归结起来,企业家掌握的传承工具箱里的工具严重不足,手段太少了。
意外事件
人寿无常,无常为常。
企业家即使满身铠甲、富甲天下,但在自然与健康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近些年英年早逝的国内外企业家有多少?举不胜举。而在意外之下,没有任何安排更是最常见不过的情形了。
传承规划与安排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到了世代传承期才开始做的,当你对家庭、对财富、对企业或对社会已经承担较大责任的时候就应当着手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成为企业家的那一天起就应当着手传承规划与安排。
也许这个安排是从一份防止意外的遗嘱开始的,但必须开始。
规划失当
事实上有一些企业家是有安排的,但安排的方式错了,实现的路径错了,或运用的工具错了,实现不了传承规划与安排的效果。
举例而言,因为既涉及所有权的问题,又涉及权杖交接的问题,在企业关系或家族关系复杂的情形下,家族企业的传承通过意愿安排等传统工具是很难顺利实现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某船王通过遗嘱将权杖交给小儿子,但三个月内小儿子就被迫出走,而且此后诉争多年。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所有权结构的支撑,导致规划失效。当然,遗嘱安排争议的案例比比皆是,往往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近些年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传承规划与安排的执行困境,即使企业的股权各有归属了,但企业却因为控制权之争或者公司僵局而停摆了,这是非常突出的现象。
企业家应当改变相应的认知并付诸行动
企业家首先应当解决传承规划与安排缺失的问题,进而才能通过对逻辑、路径、技术与工具的有效打通,提高传承与规划的效用,并达成所愿。
笔者律师团队认为首先应当从企业家的认知改变开始。
1. 纵使英明神武、满身铠甲,也无法抵御人寿无常,意外天天发生,而且会在你认为不该发生的时候发生;
2. 在巨大的财富与权利面前,所有的爱与期待都会转化为一种执着,理智与情感往往退居其后,一文不值,不堪一击;
3. 传承规划与安排,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责任,否则你在天堂看到的大概率是洪水滔天,一片狼藉;
4. 分的力量大于合的力量,能力与意愿、凝聚团结与独立发展对每一个家族本来就是存在的巨大挑战,只是你视而不见而已;
5. 所有权的集中与重构能力对于家族(企业)基业长青而言是必要基因,主线归集很重要,也很必要;
6. 人最“不可靠”,必须依托结构性工具,只有结构性力量才能让你的满满期待在对的时间发生在对的人身上;
7. 永远不要幻想通过一份遗嘱实现家族企业的传承,所有权承继与权杖交接协同实现才是王道,非常关键;
8. 避免在宏大叙事中的反复徘徊,从最迫切的诉求出发,从最简单的工具入手,才是真正的起点;
9. 生前安排为主,身后安排为辅,传承规划的实现必须做到在生前看到,而不是在天堂听到;
10. 相信专业,专业人士不见得可以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但一定会让你离目标更近一点。
请放下这篇文章,立即开始付诸实施,开始比完美更重要!
特别声明:
大成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对客户的信息保护义务,本篇所涉客户项目内容均取自公开信息或取得客户同意。全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大成律师事务所任何立场,亦不应当被视为出具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的任何内容。
1. 谢玲丽等:巴菲特财富规划与未来安排的透视及思考
2. 张晓初等:信托登记制度革新与慈善信托创新实践:政策解析与实务前瞻——基于全国试点经验的法律观察与行业展望
3. 香港境内遗产跨境继承法律路径的研究与分析——中国境外法律实务研究与思考(一)
4. 全球视野下家族信托的检视、优化与重构——“国内家族信托被强制执行第三案”引发的思考
本文作者
发布于:广东省